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站点首页 > 信息发布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第二届全国商务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功举办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1-07-20 11:37:41   信息来源:

7月19日,“新技术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商务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信息楼526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上海市外文学会、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共同主办,上海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上海创凌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中语智汇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协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承办,试译宝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于雪梅、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友义、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叶兴国出席典礼并致辞。资深翻译家、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专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黄源深,上海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柴明颎,全国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冯庆华等20余名翻译界专家学者,语言服务行业代表,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全国各地的获奖学校师生代表,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典礼。

于雪梅代表学校向大会致辞。她首先向出席典礼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向获奖选手表示祝贺,并重点介绍了学校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外语学科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以及学校在商务翻译领域的卓越人才和突出贡献。她指出,在全球化和世界交流发展的新时代,翻译工作者们肩负着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崇高的使命和责任,不仅要向中国翻译世界,更要向世界翻译中国。因此,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将翻译学科建设与学校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科建设成果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积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促进翻译学科的多元、特色发展,为国家的对外开放培养更多的优秀翻译人才。

黄友义在致辞中肯定了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在赛事组织、会务服务、论坛筹备等方面的辛勤付出与显著成效。他指出,商务翻译所涉及的决不仅是经济贸易,还涉及政治、法律法规、国际关系、国际市场竞争、国际话语权多个领域,商务交流涉及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产品、传播中国技术、推广中国创新、实行中国标准等,因此商务翻译大赛的举办非常有实际意义和辐射作用,希望能继续办下去。针对新技术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他提出三点思考:一是翻译专业教育要服务“双循环”;二是翻译教育要培养堪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三是翻译教育要主动适应新技术革命与教育教学改革。最后,黄友义强调指出,新时代呼唤高质量的翻译教育,也给翻译研究、翻译教育和翻译实践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会。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历史提供的机遇,抓住机会,挑起自己的历史担当。

叶兴国介绍了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的基本情况,高度肯定了本次商务翻译大赛的信度和质量。他指出,本次大赛的宗旨与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与教育部“抓专业质量、抓课程质量、抓教材质量、抓技术水平”的要求也高度契合。他指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功能、师生关系、课程体系和教育体制构成的挑战正日益显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翻译专业和翻译课程是最有希望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实现多学科和现代技术交叉与融合,最有可能实现“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细分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希望本次论坛可以助力外语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翻译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信息技术和翻译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学术成果。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主持开幕式

随后举行了颁奖典礼,由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挂职副院长郭义主持。温建平代表组委会作《第二届全国商务翻译大赛评审工作报告》。她从大赛简介、大赛回顾、译文评审和大赛启示四个方面对本次大赛作了汇报。

第二届全国商务翻译大赛3月19日发布首轮公告,5月 15日在线初赛,7月18日上午现场决赛。本届大赛累计报名15371人次(含国(境)外12人次),来自高校、中学、企事业单位等787个单位。经过7月18日第二届全国商务翻译大赛决赛,62名参赛选手从9629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参加了现场决赛。专家组最终评选出39名获奖选手,其中英译汉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汉译英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为感谢和鼓励大赛的组织和参与单位,组委会还评选出了优秀组织奖15家。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单建国宣布优秀组织奖和获奖名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汉译英组)

三等奖(英译汉组)

优秀组织奖


随后,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王航(北京外国语大学)、黄墨(上海大学)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分享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学习心得体会,以及对于今后的期待。

颁奖仪式后,黄源深教授以“得中文者得天下”为主题寄语翻译学习者。他认为,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对于翻译来讲,更是基础的基础。外语专业学生务必要下功夫学好中文,翻译教育应开展重视中文修养的“启蒙教育”,做到中文学习常态化。

本次高层论坛紧紧围绕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师生共同关心的关键问题,分为主旨报告和主题论坛讨论两个环节。冯庆华教授主持了上午的三场主旨报告。柴明颎教授在《翻译的工具演变》报告中梳理了人类的工具发展脉络,分析了翻译环境和工具的特征、翻译中信息处理的方法、保证质量和提高效率的语言大数据等,并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浙江外国语学院院长洪岗教授以《远程会议口译风险分析及教学建议》为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对口译人才培养的建议。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华树副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发展与翻译教育创新》,他指出,翻译技术可以助力翻译产能提升,技术也驱动语言服务行业变革,翻译教育要与技术融合才能占领教育的制高点。

下午的分论坛谈论围绕翻译人才核心素养、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翻译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四个主题依次展开,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乔晓妹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项成东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本地化委员会副主任陈圣权分别主持了下午的论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郭桂杭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蔡雨阳教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余卫华教授、上海创凌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杨颖波总经理,上海大学尚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陶庆副教授、浙江财经大学黎昌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冠男主任,试译宝公司师建胜总经理、上海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俞剑辉总经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温建平教授,中语智汇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叶麟总经理、瑞科翻译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左仁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吴朋教授等围绕论坛主题先后作了精彩发言。

论坛在温建平院长的答谢词中成功落下帷幕。本次论坛上专家们围绕议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校企双方结合自身特点深入分析新技术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并研讨了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可能路径。与会专家和师生均感到收获颇丰,启发很多。

此次高层论坛和全国商务翻译大赛展示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商务翻译特色,为全国高校学者和企业专家提供了交流平台,从供需双方不同视角共同探讨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契合教育部关于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本次会议的成果也将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与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启示。


附:第二届全国商务翻译大赛获奖名单





特等奖(空缺)


一等奖(7人)

英译汉组

王航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雪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符蓉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丁威海

上海财经大学

汉译英组

赵瑜颖

湖南大学

杨雅淇

浙江财经大学

黄墨

上海大学


二等奖(12人)

英译汉组

郭琳洁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杨凡

上海理工大学

陈端一

浙江省玉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邱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李日凤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李彪

湖南大学

汉译英组

蔡铭锋

厦门大学

王佳琪

外交学院

刘文江

曲阜师范大学

王浩琛

西北大学

陈雅琪

四川外国语大学

陈家乐

浙江理工大学


等奖(20人)

英译汉组

王昕玥

南京农业大学

李皓玥

大连外国语大学

龚晨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朱舸

东北财经大学

关芷钧

五邑大学

张佳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林芳

燕山大学

李兰

福州大学

金滢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黄佳佳

河北大学

汉译英组

潘文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可莹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单良

厦门大学

江水清

赣南师范大学

马如骏

浙江理工大学

陈辰燕

福州大学

张惠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施晨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桂亚林

安徽师范大学

温俊慧

广东科技学院


优秀组织奖(15家)

大连外国语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北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榆林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BTI Education
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大学第六教学楼A303  邮编:510420  电话:(020)36207871  邮箱:fy_xiezuozu@163.com    ..